欢迎访问灵集科技有限公司
0471-4953016 nmgjoin@sina.com

呼和浩特:全力打造国家最大牧草种质资源库

发布时间:2023年04月12日    阅读次数:474    文章来自:呼和浩特日报

  收集有地理标记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2200种,6万份;标本15万份;土壤150万份。


  配套的2.6万平方米种质资源圃、原种田中国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种植生态草、牧草、草坪草、观赏草、药用植物5大类、294个种质资源。


  我市依托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、内蒙古农科院、蒙草集团建成3个草种基地,总面积达到8500亩,成为全国最大的牧草种质资源库。


  ……


  草种业是国家战略性、基础性产业,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。今年,我市将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,加快打造国家级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体系,创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。


  日前,记者在蒙草种业中心看到,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羊草、紫花苜蓿等重要草种的登记、筛选、收集工作。


  “我们按照登记、种子清选、脱水干燥、种子检测、密封包装、种子入库及定位、种子监测等工作环节,根据利用目的和保存期,将采集来的种质资源存放到常温库、中期库和长期库保存。”蒙草种质资源及检化验中心负责人郑丽娜介绍说。


  据介绍,蒙草种质资源库长期库温度介于-20°C±1°C,湿度小于50%,种子可以“存活”50—100年。长期库作为核心库,肩负着种业战略资源长期保存的重任,入库后的种子,每隔5—10年,都要进行芽率监测,芽率降低的种子需要及时繁殖更新再保存。“通过这样特定的种子保存方法,可以让大部分物种的种子保存几十年到几百年,甚至上千年。”


  目前,蒙草建成的种质资源库(小草诺亚方舟),已成为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、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,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8个种业专项研究院及对应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、种质资源圃。呼和浩特的中国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圃、原种田约2.6万平方米,种植生态草、牧草、草坪草、观赏草、药用植物5大类、294个种质资源,有500余个试验小区,为我国乃至全球草原的生物多样性保存、生态修复、生态产业和草牧业发展提供了种质资源保障。


  既要保存种子,又要保存基因。为了让种质库资源“活”起来,蒙草依托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与丰富的基因资源,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,运用基因编辑、转基因、DNA条形码与指纹图谱等先进技术,挖掘高产、耐牧、耐盐碱、耐旱、耐寒、抗病虫等乡土植物特有基因,创制了理想性状新品种。为了让种质库资源“智”起来,蒙草建立起数字种业平台,实现了种质资源收集、鉴定、评价、保存、研发、生产及应用的全流程一码追溯和种业体系全链条数字化管理。为了配合野外种质资源采集,蒙草自主开发了手机App“小蜜蜂”,为科研人员在基地育繁开发了手机App“收获”等,与大数据平台配套实现了乡土种业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。


  为加强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培育,蒙草成立了创新育种研究院,为优良新品种培育提供创新种质,通过项目实施,利用栽培驯化、杂交育种、引种驯化等技术手段,目前已审定国家及自治区草品种27个,获6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。驯化筛选13个系列200种乡土植物产品,包括大青山黄芩、土默特砾苔草、大青山山韭等自主选育的核心产品,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40%以上。同时落地转化“中草27号”羊草、中苜10号紫花苜蓿等11个牧草新品种,新建良种基地3万余亩,年产草种能力1000吨以上,可为100万亩草地改良与建植提供种源保障。


  2022年,自治区科技厅深入实施“科技兴蒙”行动,在草种业等重点领域启动“揭榜挂帅”行动,蒙草牵头组建的“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联合体”揭榜实施了羊草、苜蓿和乡土草3个自治区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。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内蒙古分库、内蒙古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,并牵头筹建“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”。


  今年,我市将以创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为契机,加速构建现代草种业技术体系。


  来源:呼和浩特日报


文章转自:呼和浩特日报